查看原文
其他

重庆发力攻坚“最后一公里”

方圆 重庆瞭望
2024-09-08

日前,中央宣讲团成员、市委书记袁家军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宣讲报告会中强调,要构建创新要素资源集聚体系,完善“416”科技创新布局,全力建设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打造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标志性成果。

从重庆市技术转移研究院揭牌,到石墨烯产业链科技成果高质转化基地在渝落地,再到产线大脑人工智能联合研发中心在明月湖成立……不难发现,最近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加速向重庆集聚。事实上,这些密集活动的背后,有一个共同指向——推动更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

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一项世界性难题,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是各方努力的方向。目前重庆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哪些“肠梗阻”?重庆又将如何发力攻坚“最后一公里”?

▲2024国际前沿新材料大会暨第四届中国(重庆)石墨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重庆开幕。记者 伊永军 摄/华龙网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如果把基础研究视作“从0到1”的突破,那么科技成果转化就是“从1到10”的过程。


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多项与科技成果转化有关的改革被点名,如“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提高成果转化效能”等,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作为全国工业重镇,重庆历来重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正在加快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然而,重庆科技创新仍有不少需要弥补的“短板”,特别是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


“我要转”的动力不够强。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其实也是科技供给与市场需求对接的过程。一些科研人员热衷于科技研发而轻视推广应用,不愿意跳出“舒适圈”,存在“不愿转”问题。同时,成果转化激励存在不确定性,付出与收益较难成正比,让科研人员对成果转化缺乏“我要转”的积极性。


“转什么”的定位不够清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这段转化过程,被许多人称为“死亡之谷”——绝大部分技术成果难以顺利抵达产业化终点。这让部分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的路径选择上“知难而退”。同时,由于担心科技成果转让定价不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担忧转化失败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一些高校、国企管理人员在成果转化中放不开手脚。


“怎么转”的方式较为单一。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试、商品化、产业化、生产、销售等众多环节。实际中,成果转化的方式较为单一,方法也不够灵活,不能很好结合市场变化而随之调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果转化的整体效能。


▲5月30日,重庆市技术转移研究院正式揭牌。/第1眼新闻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靶向。

可以看到,近年来重庆在创新发展上动作频频,加快补齐科技创新“短板”,发力攻坚“最后一公里”的意图明显、路径清晰。

把平台搭建起来。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需要平台赋能。围绕平台载体建设,重庆着力打造技术要素公共平台,并推动多平台互联互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技术要素的高效流动和市场化配置。

比如,今年6月,重庆市技术转移研究院揭牌成立,并同步上线了重庆市科技成果汇交平台,为企业、高校院所、投资机构提供发现、对接和转化科技成果的桥梁,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

让服务“专”起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专业服务的强力支撑。重庆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提供全周期、全流程、专业化科技服务,同时加强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共用、供需智能匹配等服务,最大限度减少成果转化的“后顾之忧”。

比如,今年5月,市科技局和市教委首次面向全市选派重庆市企业科技特派员团。与过去进企业“问诊把脉”不同,企业科技特派员团不只是“送技术”,而是驻扎在生产车间,开展“组团式”服务,从科技人才的“单打独斗”转变为“集中作战”,系统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有效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让科技成果“转”起来。科技成果转化,“转”起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重庆大力创新合作模式,对涌现的科技成果分门别类,筛选出最具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生“金”。

比如,前不久,由北京航天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丰都县经济合作事务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重庆石墨烯研究院共同发起的“石墨烯产业链科技成果高质转化基地”签约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采取“研究院+产业公司”模式,将利用研究院和高校前期技术优势,通过团队入驻、转移成果、导入专利等方式,促进石墨烯产业链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建设运营。

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助力下,重庆科技成果转化如同“催化剂”,激活了一个个产业新领域、新赛道,进而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产线大脑人工智能联合研发中心在明月湖揭牌,图为“产线大脑”平台场景展示。/两江协同创新区

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从科研院所走向企业、从“书架”走向“货架”,才能实现创新价值,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对于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庆而言,要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就迫切需要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上作示范,把前端的高校人才培养、基础研究,中端的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后端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商业化链接起来,形成“教育+人才+科创+产业”的生态。

实际上,在推动更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上,重庆早有谋划。今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商业化,推广“产业研究院+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

那么,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重庆如何在发力攻坚“最后一公里”上实现新突破呢?

要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两条腿走路”。近年来,重庆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着力构建“416”科技创新布局,系统重塑市域科技创新体系,科技成果竞相涌现。

接下来,关键是要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找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突破口,推动相关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产业化实现突破,切实把来之不易的科技成果高效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要打好成果转化“组合拳”。在政策上,重庆出台了“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细则”“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若干措施”等措施,但仍需进一步在机制、平台对接、孵化、保障等方面进行细化,精准解除束缚科技成果转化的“细绳子”。

同时,在机制上,要积极探索开展科技成果“以权代股”改革,推动科技成果快速熟化、培育增值,实现以科技成果收益权代替股权。此外,在服务上,要对科技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与全产业链条的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管理等需求给予精准支持和周到服务,探索符合科技创新规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新路径。

要让科技人员拥有更多获得感。科技成果能否成功转化的核心在于“人”。一方面,要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审、奖励评选等方面建立完善多种形式的激励,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进一步增强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中的获得感。

另一方面,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促进比学赶超,充分激发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内生动力,让更多的科技成果早日实现产业化、商业化。

“行百里者半九十。”从基础研究的“最先一公里”,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科技创新要跨越重重难关。关关难过关关过,重庆科技创新发展势头迅猛,科技成果转化必将大可作为。


责编丨冉苗俊
责校丨伏一晨 周宝琴
审核丨王方杰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  干得漂亮!纪监委出面为受不实举报干部正名

●  “舔狗经济”失灵,带来哪些启示

  开放口岸数量西部内陆第一,重庆凭什么?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
邀请加入读者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重庆瞭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